日志样式

《破.地狱》影评

   “破地狱”突兀的文字式开场破题,配搭开场时一长串说明式对白,由执骨到洗手再到周边商品。我登时调整观影心态︰“啊,这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商业电影呀。”电影评分随之提高。《破.地狱》在港票房冲上了2024年新高,马来西亚与港同步上映,吉隆坡学长们早看完了。评价却好坏参半,拿捏不准到底是好看或是不好看。有些学院派认为翁子光新片《爸爸》比较好,至少零碎破地狱的影片能听到环境音;有些批评卫诗雅吸烟,虽然我不理解吸烟这个行为会被批评尤其在虚构的电影里,看后也总算多一分了解;有些人则批评那些批评《破.地狱》不好看的观众是独醒撚 ,意即自以为高尚聪明唱反调一枝独秀,却不知自己长相如性器官丑陋的愚昩者。我看后的想法是,虽然破地狱改了一个文艺片名,抱着看王家卫、浊水漂流的心态去看,5星满分大抵只能给2.5到3星。抱着看商业娱乐片的心态去看,登时提到4.5至5星。让我用主观的角度来看看《破.地狱》。不愿关门的喃呒之家故事讲述因疫情导致经济陷入绝境的魏道生,接手了秦沛和喃呒师傅文哥的长生店(按:指专门售卖棺材的店铺)。文哥一家世袭喃呒师傅,喃呒是一种替死人超渡的仪式,文哥人称Hello文,为人古板、执着、不知变通,难相处。Hello文一家是非常非常七、八十年代的中式传统家庭,父亲具有绝对权威,儿子长子志斌靠父亲声势和行内名望,养活自己一家三口。女儿文玥是救护员,亦长期被Hello文乖戾的性格压抑。这一个主要角色家庭的构成,定调了整套《破.地狱》的调性︰沉郁压抑及了无新意。角色没有创意也是有好处,观众不需要分析角色构成背景,情绪能够轻易地投入。大抵能估得到下一步要做什么,角色的行为亦不会超出观众预估。因而,当黄子华式的金句透过大银幕重击观众,那种力道,是几千几百倍地放大,使得整套商业片升华。魏道生︰为了生存,香港人可以拼命,导演起用黄子华我猜不会是因为他的演技。子华神的演技从《男亲女爱》至今都是有迹可循,他不是那种靠表演技术的演员,他是靠着与观众共情而获得成功的特殊演员。以往彵在电视圈成功,因为好笑,他的喜剧和栋笃笑(按:单口相声)尤其是对白能令观众放松,有吐一口气的感觉。他把香港人平日不敢讲,或不敢公开讲的话,借由作品讲了出来,有咁大声得咁大声(按:能有多大声就多大声)。然而这几年,特别在19年后,香港人笑不出来了。笑不出来是幽默的形式和情感抒发的方式,不再是单纯用嘴巴讲的就OK。此时,黄子华选择了电影。他代表着香港人本身,把自己置身在特殊处境之中,香港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。这是只有黄子华才能达到、才能做到的效果加乘。导演透过道生的视角,进行“殡葬业猎奇之旅”。道生是彻底的外行,观众们能够从他的视角了解到殡葬业的麟角,从大体搬运、仪式进行到化妆。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态。道生便是现今香港人的写照,疫情困境之下,生活无以为继。他能屈能伸,转到陌生行业,不怕脏恶也不忌讳。亲力亲为,由不了解到了解。强韧的生命力足够令观众投放情感,虽然碰壁,最终也获得老行尊认可。这个角色由黄子华来演,就像加装了放大器。子华神的演艺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,我们看他的作品,了解他的过去经历,看着他从票房毒药变票房冠军。观众回想到自己的人生风浪,尽管现在艰难,依然相信“有手有脚饿唔死人”(按:有手有脚饿不死人)的核心价值。放眼今时今日的香港影业,那是子华神才能产生的化学效应。志斌是国安移民潮世代,最容易代入的角色。问十个移民港人,有七、八个的借口都是“为了下一代”。为了下一代有更好教育、更好的环境,远离老大哥的思想操控,志斌选择去澳洲墨尔本。我第一个念头是︰真有钱,说走就走。中学毕业就跟着老窦工作的志斌,同行里称斌少。斌少的角色设定延续了《破.地狱》的刻板,一事无成的喃呒二代,一世困在红磡。工作马马虎虎,既怕老婆,又怕老窦。他跟道生很相似,为了挣钱,把“自己”摆得很后。可以不顾兴趣,书都不读去做喃呒佬。为争取儿子入读名校的机会,受洗信仰自己不相信乃至于职业相冲的宗教。

  一切正如志斌所讲,“揾食啫,饭犯呀。”(按:源自黄子华单口相声《揾食篇》的金句,意指一些人,以“揾食”(糊口)作借口,做出违反道德的事)因为刻板,医院里志斌的反叛才显得有力。他总是低着头,总是夹在家人之间。他大概也使出了吃奶的力去承传家族的喃呒传统、成全老婆儿子的愿望。他要满意周遭每个人的期望,稍有不如人意,就是一个混蛋。在Hello文最需要照顾的时候,也是Hello文最虚弱的时候,志斌总算作出反抗︰离家出走。众多角色之中,志斌的反差最为强烈。面对妹妹的情绪勒索,他明言︰“系!我真系好撚自私。”他自私了一回就被骂了,过去这么多年的无私呢?谁人问过,体谅过,感激过。这也是《破.地狱》共鸣点之一。喂,香港人,我们没有努力过吗?我们没有付出过吗?我们知道为家人的付出或关爱不应有限、不应有终点、不应有尽头。但到了关键时刻,我们能不能自私一回?又或者,我们从来都自私。志斌的努力只是一场为了生活不得不延续的演出。朱柏康在《破.地狱》交出他影视生涯最自然流畅的演出。自从他转投电视、电影,他的演出我个人是觉得老是融入不了。演技是好的,演出是好的,可能是能量太强,感觉只要他一在场,聚光灯和镜头都被吸走,周边的人黯淡无光。朱柏谦同样有类似的“气场”。到了《破.地狱》,神奇地这种气场没有了。他和环境、角色,融为一体。比方说在Viu TV的剧集中,餐桌的群戏很容易只看得见朱柏康一人。这次则是要细心留意才看得到。我不懂演戏,不知他下过什么功夫,或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一个镜头友善的角色。这一角色,值得提名最佳男配。文玥︰终究得不出答案,Hello文一家真的很有问题,一家不缺乏爱,却不懂表达爱。道生因而说,文玥跟Hello文很像。这类家庭在2025年的时空之中,其实不算很多了,却依然能够触动观众。贴近现实的状况大概是文玥早已搬离Hello文家,偶尔才回家一趟,感情变得冷淡。导演却安排文玥与文哥同住,一方面是不舍,另一方面节省成本。卫诗雅这回交出的表演折服观众,我是从《狮子山上》发现她演技超群,超过了同期都叫诗雅的演员们。也不知是命运巧合或经纪人公司或玄学师傅算过,同期演员有卫诗、诗雅、连诗雅,撞名撞到像马力欧赛车一样。她的郁闷与压抑是长期无法达成愿望︰成为喃喃师超渡亡魂,以及失去父爱,却又无法不承担家中照顾责任的女性。角色设计和演出都没太问题,反而因为问题不大,表现出导演想像力略为薄弱,或说因循苟且。记得网络上文玥身为女性角色抽烟遭炎上。我很怀疑这是某种宣传操作,现今世代的观众智力大概不会因为女性抽烟而群情汹涌吧?入场观影后,居然觉得很有可能。毕竟抽烟的画面太多了,不单文玥,只要角色陷入困境,需要思考,他们就会去抽烟。文玥抽、医生抽,抽到最后连道生也跟着抽。抽烟固然是很好用的工具,能带出角色沉思、惆怅,观众容易理解,只不过用得太多就觉得沉闷。同样,每次生气就拍桌子,感觉就……嘛。重重复复的镜头浪费了卫诗雅的演技,她固然演得很好,局限于角色扁平,发挥空间有限。只不过重复镜头是否一面倒的缺呢?不,放在《破.地狱》的结果是大大地加乘了对白的重击效果。煽情导演的计算是用最俗套的手法催逼观众掉眼泪。配乐剧情等等都煽情到不行。明明在灵堂破地狱,听不到喃呒与唢呐,背景音乐居然是西洋风格,音乐和镜头的作用都明确地指引观众,现在要哭啰。最后一场灵堂闹剧更是糟糕的设计。道生与其他喃呒师傅争辩女人有没有资格破地狱,声嘶力竭、泼妇骂街。如果是黄子华可以有更好的处理,他可以轻挑、可以讽刺、可以心平气和地态度坚决。大家想想他的单口相声,回想他残酷一叮串陈小春的急才,中段与文哥说明自己困境的说服力。平淡的分镜、扁平的人物设定和公式化的剧情,恰巧能突出精妙对白。不单是突出这么简单,因为全套电影很好理解,观众们经已把自身的困境和生活难题,与角色同步。道生说出自己债务负担达六位数字,底下一堆员工等自己养家。香港人贪钱,贪钱背后是生活逼人。努力、勤奋是逼出来的。谁不想像咸鱼那样躺平?当我们不需费力去理解剧情,随着情节和音乐起伏哭泣,子华式金句的作用恰恰就能极大化。即使对白不是他设计,出自他口中,撞击的力道立即从私家车跃升到货柜车等级。这种现象是地域性,是演员特性。你换了张达明讲,可以讲得饱含感情,却有机会没有效果。同样效果也发生在许冠文身上,他说出对亡妻怀念时,嘴里说放下,表情依然放不下。许冠文交出了影帝级的演绎,与子女同场时压抑难耐又未至于厌恶,每次与黄子华同框,都像打开了什么似的,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彼此自然而舒服。吃饭拍桌子是老土了些,却也很直接。文哥一家最终都没能够好好吃一顿饭,最初是道生搞砸了,不知道文哥吃素,他索性离桌。再来是儿子瞒着老窦受洗信教,怒吼让女儿愤而离席。结尾文玥喂饭,Hello文不愿吃饭。吃饭代表家人团聚与和解,Hello文和家人到最终都没有和解。他留遗书一封,想该道生代替自己超度儿女,从剧情看,省力省事,用旁白完成Hello文的成长曲线。也代表Hello文这个角色,不擅言语,从头到尾的贯彻始终。更好的处理也能轻易想到,比方说一生穿唐装的Hello文预知时日无多,给自己造三件头西装,顺便为文玥度身订造一套道袍,藉道生之手交给她。不过,这会影响到电影成本,商业电影,将将就就便可以了。小结《破.地狱》不算难看也不算特别好看。票房和艺术性从来都不画上等号。很多连外行人都看得出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,它就做到刚好。然而从演员的表现,我觉得导演是清醒地知道的,只是它票房很快便冲上去了,大家误会了它或许是一套破天荒开埠以来技巧最高的电影。能够商业娱乐利用黑色幽默包装,亦算是高明。

 《破.地狱》剧照1  《破.地狱》剧照2  《破.地狱》剧照3  《破.地狱》剧照4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essaystorage.com/app/31.html 由天辰整理,转载需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