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恶意》短评
在这个网络泛滥的时代里,对媒体来说,一段新闻的流量最重要,至于真相是甚么,其实已不太重要。《恶意》的内容别具讽刺性,网民容易受媒体操控者操纵,当媒体揭露滨江三院双人坠楼案的来龙去脉时, 静静(杨恩又饰)身为患癌女孩堕楼身亡,当报道指向护士李悦(陈雨锶饰)为嫌疑人时,网民一致批评她,并把她描写为“魔鬼”;其后当报道转向,指静静母亲尤茜(梅婷饰)为嫌疑人时,网民又一致批评她,并转而把她描写为“魔鬼”。很明显,网民没有既定的立场,亦没有清晰的原则,只顺从媒体的引导,欠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,对媒体的倾向“唯命是从”,故资深媒体人叶攀(张小斐饰)本来很容易哗众取宠地制造话题,然后在短时间内控制网民,以提升该新闻的流量,但她努力追寻真相,希望自己报道的内容有事实根据;不过,她的上司多次告诉她:真相并不重要。因此,她应否报道事实真相,对她来说,其实是一次良心的挑战。
在网络内,不少人都以为自己无需对个人的言论负上多大的责任,《恶》内网民随意对嫌疑人进行网络攻击,不顾及她们的感受,甚至从网络的虚拟世界延伸至真实的日常生活,她们在现实中被评头品足,在“道德公审”中没有反驳的机会,遑论会有澄清真相的可能性。她们及其家人饱受精神困扰,实在值得同情,因为大部分网民只懂把嫌疑人的形象越描越黑,把其罪行越夸越大,至于真相是甚么,他们可能已不太在意,或者完全置诸不理。尤茜由获同情变为被指责,她公众形象一百八十度的变化,心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,容易造成情绪甚至心理问题。故网民很多时候罔顾了自己抨击他人所造成的伤害,不理会当事人的感受,其不负责任的做法,实在有严格规管的必要。在内地,电影很多时候都会扮演教育的角色,《恶》亦不例外。过往绑架、打劫、吸毒等罪行都会成为电影的题材,以网络攻击及媒体的商业罪行为主轴的电影首次出现,即使票房不高,相信仍能引起社会大众对此类问题的关注。因为现实中罪犯对社会带来的伤害清晰可见,但网络内虚拟世界中具攻击性言论带来的“损伤”很多时候却被严重低估和忽视,尤茜承受的情绪困扰,正好让有类似经历的观众感同身受。因此,影片中网络攻击的梦魇不会与我们有很远的“距离”,倘若我们有上网的习惯,网络攻击必定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,大家不可能不理会,更不可能完全忽视。


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essaystorage.com/app/47.html 由天辰整理,转载需注明出处